2019年全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
據省植保植檢局組織有關專家對2019年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商預測, 2019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,重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1.5億畝次。其中水稻、油菜病蟲害偏重發生,蔬菜、柑橘、棉花、茶葉、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病蟲害及農區鼠害中等發生。
一、發生趨勢
1、水稻病蟲害偏重發生,重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9500萬畝次。其中二化螟、紋枯病偏重發生,局部重發生;稻飛虱、稻縱卷葉螟中等發生,局部偏重發生;稻瘟病、稻曲病中等發生,感病品種稻瘟病和稻曲病流行風險大;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偏輕發生。
2、柑橘病蟲害中等發生,相似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1500萬畝次。其中柑橘木虱、紅蜘蛛、樹脂病、潰瘍病偏重發生。
3、蔬菜病蟲害中等發生,重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1400萬畝次。其中霜霉病、枯萎病、疫病、立枯病和紅蜘蛛、夜蛾類、蚜蟲、菜青蟲、粉虱等偏重發生。
4、棉花病蟲害中等發生,相似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300萬畝次。其中苗期病害、枯萎病、棉盲蝽、棉紅蜘蛛、伏蚜偏重發生。
5、油菜病蟲害偏重發生,重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900萬畝次。其中菌核病、霜霉病偏重發生,蚜蟲中等發生。
6、茶葉病蟲害中等發生,相似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140萬畝次。其中茶小綠葉蟬、茶尺蠖等偏重發生。
7、中藥材病蟲害中等發生,重于2018年,預計發生面積250萬畝次。腐敗病、潰瘍病、夜蛾類、蚜蟲、天牛等偏重發生。
8、農區鼠害中等發生,發生面積900萬畝次。
二、預測依據
(一)病蟲基數。紋枯病為我省常發重發病害,田間殘留大量菌源,有利其發生。螟蟲冬前基數調查,二化螟全省加權畝平均為6410條,雖較去年減少28%,仍屬于重發生基數。近年來我省油菜、蔬菜等冬季農作物面積大,柑橘冬季清園不徹底,為病蟲害越冬提供了有利場所。
(二)耕作栽培條件。我省優質稻、粳稻面積逐年擴大,易感稻瘟病、稻曲病。單雙季稻插花種植,中稻栽插期不一,生育期參差不齊,普遍實行機收,殘留稻樁高,有利于水稻病蟲害發生為害。農戶有偏施重施遲施氮肥習慣,有利于農作物病蟲害發生。雜交抗蟲棉已普及,對前期棉鈴蟲有較好抗性,前期用藥減少,有利于葉面害蟲發生。菜地復種指數高,蔬菜抗病品種少,設施栽培面積擴大,有利于蔬菜病蟲發生。
(三)氣候因素。據氣象部門預測,我省去冬今春雨量偏多,有利于油菜病害發生。汛期氣溫全省偏高,雨量偏多,非常有利于兩遷害蟲的遷入為害和稻瘟病、紋枯病以及棉花、柑橘、蔬菜病害的發生。伏秋期全省氣溫偏高,全省有階段性干旱發生,有利于紅蜘蛛、斜紋夜蛾等害蟲發生。
(四)其他因素。我省大部分稻區二化螟等病蟲害對常用藥劑的抗性水平提高,防治難度加大,仍存在重發生風險。